常見行為金融效應(一)
 課程目錄
 編輯章節
 EDU-MD
 Google 教室
 加至書籤

羊群效應 Bandwagon Effect, Herd Mentality, and FOMO

羊群效應、從眾心理、FOMO(fear of missing out)都是指人們在群體中會跟隨大多數人的行為,不願意與群體格格不入。人們在群體中會模仿其他人的行為,因為人們天生有一種想要融入群體的渴望,並且不想被孤立或排斥。

[Image Credit: The Milli Chronicle]

[Image Credit: The Milli Chronicle]

2017年,比特幣的價格開始急劇上漲。一年之內,比特幣的價格從1000美元飆升到20,000美元。這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他們開始對比特幣產生了興趣。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資比特幣,價格開始進一步上漲。這導致了一種羊群效應,人們開始盲目跟隨他人的投資,即使他們並不了解比特幣

有些人甚至借錢來投資比特幣,因為他們相信比特幣的價格會繼續上漲。然而,在2018年,比特幣的價格崩盤,許多投資者損失了大量資金。

這一事件說明了羊群效應在金融市場中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當人們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做某事時,他們也更有可能去做同樣的事情。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天生有一種想要融入群體的渴望,並且不想被孤立或排斥。此外,人們也可能受到一種壓力,要遵守群體的規則和價值觀。

羊群效應在金融市場中可以導致一些不利的結果。例如,它可能導致價格的過度波動,並可能導致投資者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因此,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應注意羊群效應的影響。


心裡帳戶 Mental Accounting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心理帳戶」,我們會將不同的資金來源和支出分類到不同的帳戶中,例如收入、儲蓄、投資等。這種心理現象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財務,但也可能導致一些非理性的財務行為。白話來說就是,我們心裡會自動判定某些類別的帳戶,值得多花費一些錢,背後隱含著我們面對金錢的心理學。

[Image Credit: The Decision Lab]

[Image Credit: The Decision Lab]

Ruby 是一個很喜歡買衣服、網購大學生,但她知道自己不能花太多錢。所以,她決定將生活費分為兩個帳戶:一個是日常開支帳戶,另一個是娛樂支出。

Ruby 在日常開支帳戶中使用這筆錢來支付房租、水電、食物和交通等費用。她還會在這個帳戶中額外存一些錢,以備不時之需。Ruby 也會定期向購物娛樂帳戶存錢,並努力不動用這筆錢。

心理帳戶:人們傾向於以主觀的方式為金錢賦值

有一天,Ruby 中了樂透二等獎拿到了一筆金額不小的意外之財,她將這筆錢分了部分到日常開支帳戶後,將剩下全部轉入娛樂支出帳戶。

與此同時,Ruby看到了一件她一直想要的衣服(香奈兒的,超貴),心想:「現在我也有一筆大錢了,好好犒賞一下自己是必須的」,她毫不猶豫的直接下單。隔幾天後,她給男友買了一台一直想要的重機。隔幾天後又請了姐妹團一起出國旅遊。循環下去,不出半年,Ruby的娛樂帳戶見底了。

等值的金錢,不同的態度

人們在消費時也應該考慮到心理帳戶的影響。例如,當我們支付水電、伙食等「日常開銷」時,我們往往會精打細算,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費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當我們為了犒賞自己而花費「娛樂」、「獎勵」帳戶中的金錢時,我們可能會比較輕鬆豪爽,因為我們認為這筆錢是可以花在自己身上的。

最後,當我們收到「意外之財」時,我們可能會更容易衝動消費,因為我們認為這筆錢是額外的,我們可以隨意花掉。從Ruby的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心理帳戶的影子(這也是很多樂透得主最後會破產的原因)。


沈沒成本 The Sunk-Cost Fallacy

「可是瑞凡,我們回不去了」這句話為「沉沒成本」的精髓。
沉沒成本就是那些已經被付出且無法被收回的損失,其中包含錢財、時間以及消耗的精力等。

沉沒成本效應是人類大腦的嚴重BUG之一:人們往往持續努力追求一個選項,但由於已經投資了資源,所以面臨到虧損時,就會「認知失調」:也就是理想和現實之中開始產生裂縫,付出沒有獲得預期中的回報。

[Image Credit: The Decision Lab]

在一段開始走下坡的感情關係中,由於情侶雙方在對方身上已經投資了不少金錢、時間及資源,導致當彼此發生摩擦、甚至發生家暴事件的時候,他們往往想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而說服自己「對方會改變」。因此,既使面臨到惡化的關係,人們也無法意識到往日的資源都是沉沒成本的事實而難以放下。

比起承認錯誤而尋找更有利的方案,人們更常變本加厲的延伸原本的錯誤視角,並且希望他們的想法會成真。

當人們投資、關注的標的開始虧損時,由於人們往往難以接受自己已經損失掉的資產,而開始說服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虧損只是短期現象等等。人們往往會為幫客觀現象找藉口以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但這樣下來就會扭曲了現實,陷入負面循環。

雖然「天涯何處無芳草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安慰失戀者專屬的幹話,但是實際上,這句話是萬用的。想要幫自己的大腦debug,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認知到:「瑞凡,我們回不去了!」,我們投資的時間、精力都已經是過去式,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放眼可及的選項之中,找到機會成本最低的那株芳草,而不是堅持已經澆水、施肥過的雜草。


賭徒謬誤 Gambler’s Fallacy

賭徒謬誤,也被稱為蒙地卡羅謬誤(The Monte Carlo Fallacy),是一種機率謬誤。人們傾向於根據事情發生的次數或頻率來評估其發生的可能性。例如,我們可能會覺得,如果某件事情發生了很多次,那麼它就不會再發生了;或者,如果某件事情很久沒發生了,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Image Credit: tceti]

[Image Credit: tceti]

過去的事件真的會影響未來嗎?

在賭場裡,你可能會看到一個人連續輸了幾把撲克牌,然後他開始加大賭注,希望能贏回來。他可能會想:「我已經輸了這麼多錢了,我接下來應該更有可能贏吧。」

但是,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賭徒謬誤」。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人們容易相信支持我們意見的好故事」
做決策判斷時,人們傾向於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Image Credit: Giuseppe Conti]

[Image Credit: Giuseppe Conti]

讓我們一起深入觀察憤青Jason,我們會發現他身上活生生展現了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的種種情節。想像一下,每當Jason逛過社交媒體,他總是會停下來讀一篇支持他政治立場的文章。如果這篇文章呼應他內心已有的想法,他會瞪大眼睛,雙手擊掌,然後把這篇「神作」分享給他的朋友圈。「看吧,這篇文章就是點石成金地說出了我的看法!」。然而,他會完全忽略那些可能提供不同視角的論點,好像它們在他的信息世界中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確認偏誤:只找自己想聽的、想看的,偏離客觀事實。」

現在,想像一下Jason對於飲食話題的熱衷。每當他讀到一篇強調素食主義對健康有益的文章時,他會像是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拼圖碎片,連篇連篇的理由就像是在為他過去的飲食決定背書一般。他可能會興奮地告訴朋友們:「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了素食主義!」然而,他卻選擇性地忽視了可能有益的非素食選項。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當Jason面對證據時,他的大腦就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過濾器,只讓那些與他立場一致的信息穿越,同時拒絕甚至忽略那些反駁他看法的信息。這個確認偏誤不僅限制了他的視野,也可能導致他做出片面的判斷,而忽略了更全面的觀點。

 均一平台
 台達磨課師
 酷課雲
 可汗學院
無相關資源
 收起側邊目錄
 
前往目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