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建立名稱
能量:0
我的帳號中心
問 學Bot 任何問題!
首頁&搜尋
最愛&收藏
所有課程
分享資源
帳號設定
關於學呀
線上募款
常見行為金融效應(二)
編輯章節
EDU-MD
Google 教室
加至書籤
#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 人們在做決策時,容易受到首次提供的資訊或價格(錨定)影響,使其後的判斷和選擇偏向該起始點。人類容易過度利用錨點,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 ![[Image Credit: [Scribbr](https://www.scribbr.com/research-bias/anchoring-bias/)]](https://www.scribb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6/anchoring-bias.png) [Image Credit: [Scribbr](https://www.scribbr.com/research-bias/anchoring-bias/)] 一個週末,Joanne和她的朋友們計劃一起逛購物中心,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他們走進一家時尚精品店,立刻被一件可愛的連衣裙所吸引,**這件連衣裙被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似乎散發出一種無法忽視的魅力**。**價格標籤上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對Joanne和她的朋友們產生了強烈的「錨定」效應。 Joanne忍不住輕輕地嘆了口氣,目不轉睛地欣賞著這件連衣裙的設計和質地。雖然她心知這個價格遠超出她的預算,但這個「錨定」價格似乎在她的內心深處植下了種子。 Joanne目不轉睛地凝視著這件連衣裙,甚至聯想到穿上它的場景。她心知這個價格對她來說過於高昂,**但這個高價「錨定」似乎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這個錨定價格成了她後續評估其他產品的基準**。 在走進店內深處,Joanne發現了一件與那件連衣裙風格相似的晚禮服,價格卻低於連衣裙。然而,這是家精品店,所以產品標價不會太低,可是受到前面高價「錨定」價格影響的Joanne此時卻不理性地覺得眼前的晚禮服十分划算,平時精打細算的她這次二話不說直接刷了卡。 這個案例凸顯了商家如何運用錨定效應的策略,透過高價的錨定品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 # 虛幻優越感 Illusory Superiority > 虛幻優越感 (Illusory Superiority)是一種認知偏差,即一個人相對於其他人的相同品質和能力高估自己的品質和能力。可以對應到達克效應的愚昧山丘(看下圖)。 > ![](https://scontent-iad3-1.xx.fbcdn.net/v/t1.6435-9/81460168_1313214072187078_659050224626434048_n.png?_nc_cat=102&ccb=1-7&_nc_sid=7f8c78&_nc_ohc=W85UGeNKpzkAX9ZK_vb&_nc_ht=scontent-iad3-1.xx&oh=00_AfBd88GRVHM_VkKLZdOhfzXog97CDzDn34qSl2aYG0H5pw&oe=655CED90) [Image Credit: [狂放成功學筆記](https://www.facebook.com/crazysuccess)] **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 Vic總是堅信自己在音樂方面有著非凡的天賦。每次參加學校的音樂比賽,他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並且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勝出。 在一次學校音樂比賽中,Vic選擇彈奏坂本龍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儘管他的表現在音準和節奏方面並不完美,但他自信滿滿地認為這只是小問題。比賽結束後,評審給予他中等的評價,指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而,Vic卻對這些反饋視而不見,認為評審沒有完全理解他獨特的風格,並繼續自認為是音樂的天才。 Vic正處於Dunning-Kurger Effect中的愚昧山丘。他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輕視別人**的音樂技巧。他堅信自己的音樂才華遠遠超越他人,認為其他人的成功只是運氣或偶然。 在一次音樂大賽中,Vic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不如預期,但他迅速找到了藉口,將失利歸咎於評審的偏見和不公正。他繼續**活在自己建構的虛幻世界**中,自以為是音樂的巨星,**忽略了自己需要學習和成長的可能性**。 這個故事中,Vic體現了虛幻優越感的特點。他過度自信地高估了自己的音樂才華,同時低估了他人的成就。這些心理偏誤影響著他對現實的判斷,使他難以正視自己的缺點並成長。 以投資股票來說,初窺門徑的新手總是自信無比,相信能夠輕鬆應對各種挑戰,認為自己特殊、認為自己是萬中選一的少年股神。然而,隨著深入了解,才會慢慢發現投資有諸多技巧,從圖表分析到基本面,需要大量學習,自信隨虧損下降,甚至有放棄念頭。 --- # 經驗偏誤 Experiential Bias > 人們會因為曾經體驗過的事件而出現經驗偏誤,這導致他們產生偏見,或者相信該事件再次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 ![[Image Credit: [Essentia Analytics](https://www.essentia-analytics.com/common-behavioral-biases/)]](https://d2mb6chobh39bi.cloudfront.net/essentia/2018/05/02161115/behavioural_bias_investment-1-1024x507.jpg) [Image Credit: [Essentia Analytics](https://www.essentia-analytics.com/common-behavioral-biases/)] 拿曾經去我不要接觸金融商品的前輩Leonard來說,他曾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經歷過一場大風吹,讓他瞬間變成了一位「股市避難大師」。危機爆發時,他像閃電一樣逃離股市,對於市場充滿了灰暗的觀感,甚至對未來的經濟境況都感到悲觀。這種悲觀的經歷讓他的思維受到了極大影響,讓他更容易相信這種情況會再次出現。 **經驗是寶貴的資產,可是還是要保持理性,以客觀的角度審視時局。** 然而,實際上,經濟很快復甦,市場在隨後的幾年裡反彈回升。Leonard的「避難技巧」似乎未能預測到這一切,但這個故事提醒我們,我們經歷的事件很容易影響我們的看法,使我們產生錯覺,認為類似的事件會一再發生。 --- # 處置效應 Disposition Effect > 投資人在處置股票等投資性資產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資產、繼續持有賠錢的標的,也就是所謂的「出盈保虧」效應。 > ![[Image Credit: [wallstreetmojo](https://www.wallstreetmojo.com/disposition-effect/)]](https://www.wallstreetmoj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6/Disposition-effect-1.jpg) [Image Credit: [wallstreetmojo](https://www.wallstreetmojo.com/disposition-effect/)] 處置效應是由損失厭惡引起的,這意味著我們傾向於避免(甚至是害怕)清算損失,即使這是一個更有利的舉動。記賬、追求驕傲和害怕後悔也會強化處置效應。 --- # 熟悉性偏好 Familiarity Bias > 面對未知以及做決策時,人們傾向於相信自己熟悉的資訊與事物,認為自己更熟悉的事物存在某種信息優勢,並持更樂觀的態度。 > ![[Image Credit: [yebu.com](https://yebu.com/financial-planning/familiarity-bias-are-you-your-greatest-enemy)]](https://hsiassetstorage.sfo2.digitaloceanspaces.com/assets/images/courses/8459_source_1920x1080_2023-08-12-124749_ribg.jpg) [Image Credit: [yebu.com](https://yebu.com/financial-planning/familiarity-bias-are-you-your-greatest-enemy)] **侷限於認知舒適圈內的決策究竟是好是壞?** 前年,我認識了位名叫Ethan的年輕投資者,他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Ethan是一個熱衷於科技的青年,時常追蹤科技行業的動態,並對於科技公司的成功故事津津樂道。Elon Musk、Steve Jobs等創業家都是他極度崇拜的對象。 有一天,Ethan聽說了一家名為「YZ科技」的公司,他的投資朋友告訴他,這家公司最近在股票市場上表現出色。雖然Ethan對YZ科技的財務狀況知之甚少,但朋友的大力推薦、新聞媒體的追捧以及他對科技公司的熱愛讓他無法抵擋這股投資的誘惑。 儘管Ethan曾經找到其他一些有潛力的投資機會,但他對YZ科技的熟悉性偏好讓他傾向於這家公司。他想像著,過去的成功科技公司如蘋果和谷歌,也曾經像這樣在初期備受關注。 然而,Ethan未考慮到的是,他對YZ科技的熟悉只停留在表面,他對於公司的實際業務細節並不了解。他在熟悉性的偏好下,將大部分投資資金投入YZ科技的股票。 可惜的是,YZ科技後來宣佈了一項重大的財務問題,公司股價迅速下跌。Ethan因為他過度的熟悉性偏好而遲遲未能調整投資策略,最終虧損慘重。 Ethan的經歷呈現了熟悉性偏好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有時我們會因為對某些領域的熱情而忽略實際的風險和評估。
複製內容